投资之人性难辨(一)
大多数投资人在投资一个项目的时候都首先说一句话:这个项目的投资逻辑是。。。。。。, 在我们创业的初期,我也是这样的人,我们认真尽调一家企业,认真研究一个行业,认真研究技术的先进性,希望借此判断一个项目的未来,但结果却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前期项目的失败率高得吓人,是什么导致这样的结局呢? 有投资经验的人会说:是人, 是的,确实是人,投资就是投人,可以有没有人做过调查呢,人的具体因素占了多少? 是不是真的就是人的因素呢? 是投资人自己实在想不到原因了,就找一个笼统的因素,全部归咎于此呢?还是真的就是人的原因,可是是人的那些原因呢? 好像都没有看到有总结过的,或者系统分析过的。
曾经看到今日资本徐新的投资笔记、访谈和现场演讲里有一些关于创始人和团队成员的评论,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有商业洞察力等,但都是在谈论成功的项目的创始人,而由于大部分机构投资人不愿意公开自己失败的项目,所以也就不愿意公开谈论失败项目的创始人和团队的特点。也许有些同行已经在网上总结了这些特点而我没有看到,或者他们并没有公开这些资料,所以想要真实了解那些失败项目的创始人和团队特征确实不容易。
就我们经历过的项目,特别是失败的项目,加上同行交流沟通他们的失败项目,我们分析后,粗略地分成三个部分来描述:一、创始人和团队成员的基本人性特点;二、创始人和团队成员的认知特征;三、创始人和团队的能力特征。
一、创始人和团队成员的基本人性特点
人的成长环境千差万别,从小到大,经历了很多事情,所以对基本的人性有了不同的基础,在创业的时候,就能体现出来,这些基本的人性看似简单,却对人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总结了几个特别严重影响项目成败的特征:
1、无良症
普通人都有善良的基本本性,比如做错事会不好意思,伤害了人会觉得内疚,但不得不承认有人就是没有这些基本的人性,我借用了这个词来代表这样一类人的特性: 无良症。这些人的价值观就是社会就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我骗到了,我就赢了,不论何种手段,你我就 是一场生死竞技游戏,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你智商低,手段差,活该被我吃,这样的人做企业,基本上就是投资机构的坟墓,没有开始就已经完了。此类人有一些外在表现:豪迈、大气、超级伪装者、什么话都敢讲、什么条件都敢答应,只要你能投就行。曾经有个机构的投资人对创始人说过:烧了几千万上亿的钱,项目没了,你连一点点内疚都没有! 这就是典型的无良症。
2、超越共同目标的自私
自私是人类的基因里携带的天性,但人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积累和创造了规则来维持自私与公共利益的平衡,让世界得以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今天的文明世界,那些敢于牺牲自己利益的人慢慢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带领人们前进。创业者也是这个社会的先驱者和领导者,至少要保持基本的社会规则和底线,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很多人往往保持不了这个底线。
一个企业设立,首要的任务就是让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其次是创造社会价值,提供有用产品和服务,从中赚取利润,为股东创造财富; 为了让那些不是股东的核心员工参与到分配体系中,从而为其贡献提供相对应的报酬,现代经济体系创造出了员工持股这个模式,不把那些只拿工资而贡献良多的人排除在最终利益的分配之外。 在企业没有成长起来之前,所有创业者都是奋斗者,都需要在划定的工资和提成及奖金中获得报酬,在公司有利润的时候,也要在持续投入和分红中间进行权衡,一直都公司上市,可能创始人和创始团队及核心员工才能获得公司成长带来的真正收益。
但是,很多公司是个人小公司成长起来的,或者是家族企业转变而来的,这些公司的创始人和创始团队很多时候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公司利益之上的,投资机构往往看见企业的技术和经营预期不错而投资,却无视这些人那超越共同目标的自私人性, 带来的结果很具有毁灭性。现实中,一拿到投资机构的钱,马上就通过各种手段转移一部分资金,先把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买房买车,给自己搞一个安全岛,家人移民,钱财外出,哪怕企业倒闭,自己还可以过不错的生活。很多创始人最初是想让大家分享公司成长的利益,许诺股权给团队和核心员工,但公司稍稍好一些,马上就觉得公司股份值钱,不再兑现之前的承诺,从而造成团队分裂,公司失去核心人员,留下的也无心全力奋斗,最终走向失败。
超越共同目标的自私同样也是团队凝聚力的杀手,当团队中的一个人自私时,他所获得的利益必然要破坏游戏规则,打破整个团队的利益平衡结构, 从而让那些默默付出的人觉得不公平,从而产生我也可以这样的念头,那么整个共同目标将不复存在,而成为所有人套利的一个载体,公司如同行走的尸骸,没有灵魂可言,能力强的马上离开,能力弱的忍气吞声,失去奋斗目标,最终企业走向死亡。
超越规则的自私还有一个就是创业团队的内部权力斗争上,公司在创立之初,就没有建立正规且有效执行的企业管理制度,特别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上层议事和决策规则,没有法人治理结构,也没有真正的核心理念和文化,很多创始人把企业当作一个作坊在经营,生怕其他团队成员控制了其中的重要条线,安排自己信任的人员占据重要岗位,没有一点点的管理理念和水平,公司员工都是各个创始人的亲属或者关系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没有岗位相关能力的外行,无法在核心业务上做出贡献,浪费了创始公司宝贵的资源,还破坏了公司内部的文化,使公司长期在危险的生存期挣扎。有些企业即使引入了投资机构,创始团队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 还是保持混乱的经营管理模式,对学习科学管理模式蔑视或者有意规避,最终导致企业管理无效,在市场竞争中失利,被市场淘汰。
3、认知缺陷、认知无能
很多创始人一开口就是“我们是世界第一”,或者“我们是行业唯一”,还有些甚至号称自己的技术是万亿价值。认知是一个人类发展的话题,人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最终形成了人生。企业的命运往往就是经营管理者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的结果。
一项技术、一个模式、一个产品,这些都是为了解决人类的某种需要而被研发出来的,再厉害的技术和产品都不能满足人类全部的需求,之所以有企业不断的更迭,就是因为有更好的企业和更好的产品满足了人类的需求,所以没有所谓的世界第一,行业唯一,只要有需求,有行业,就有竞争者,有相关类似的产品,所以如果创始人和创始团队说第一的时候,是在自己有缺陷的认知中下结论,是没有认知到真实的情况和状况,由此产生的自大、无知和非理性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将来某个时间就要为无知买单。这种情况在投资机构也经常发生,比如说“我看人很准的”之类的话。
当然,很多创始人和团队都有过认知缺陷,但遇到了真实的市场状态时,或快或慢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判断和自己的无知,能马上进行学习,研究,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和无知,很快突破认知界限,提升自己的水平,跟上市场竞争的步伐,这就是优秀的团队和优秀的创始人。 但是,往往可以见到那些怨天尤人的创始人和团队,命不好,拒绝学习,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徘徊,无法自拔,唐吉坷德式地自杀式冲锋,这些都可以统称为认知无能,没有能力突破自己的认知能力,这样的人无法创业。